內容摘要:
關鍵詞:
作者簡介:
8月20—21日,新時代外國文學研究前沿問題研討會在山東師范大學舉行,與會學者圍繞“21世紀的外國文學批評理論新方向”“數字人文與當代外國文學研究”等議題展開交流研討。在與會學者看來,未來外國文學研究應在世界文明互鑒的視域下,凸顯中國話語和中國形象,進一步拓展和豐富世界文化多樣性。
準確把握外國文學發展態勢
在全球化和消費文化的語境下,當代外國文學的表現形式和內質發生了顯著變化。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國書寫是當下外國文學研究的熱點議題。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王卓以史密斯的新作《搖擺時光》為例談到,創作者通過小說主人公的非洲之行,將女性成長小說轉化為一部宏大的跨國敘事,表達了作者對全球化、多元文化主義、暴力恐怖等全球化時代跨國性問題的思考。
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楊金才認為,研究21世紀外國文學創作依然要從文本細讀入手,考察作品在敘事格調上是否發生多重線路的變化,關注人物性格命運,進一步審視作家的立場和審美品格。同時,要加強理論反思,探討21世紀外國文學所內蘊的地域特征和跨國界文化交融等命題,延展跨國界理論的批評視野,融合多學科研究方法,多層次、多維度探討21世紀外國文學發展趨勢。
立足中國走向世界
近年來,不同國度之間的文學交流不斷增進,跨語際的文學研究已經常態化。楊金才表示,當代外國文學研究應以鮮活的外國文學題材、理論視角、文本內涵為切入點,立足中國,走向世界。在世界文明互鑒的前提下,進一步拓展和豐富世界文化多樣性,將當代中國歷史語境和時代特征鑲嵌在學術話語體系中,在話語層面上為中國發聲。
“2018年,外國文學研究在理論研究、比較文學、國別文學等領域都取得重要進展,理論深度和學術視野進一步拓寬,優秀的學術成果層出不窮。”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曾艷兵表示,外國文學研究在研究主旨上,繼續弘揚國家意識、本土立場,凸顯中國話語和中國形象;在研究主題上,持續關注經典,兼顧新興及邊緣文學現象;在研究方法上,以內部文本為中心,又廣泛采用相關學科的新理論、新方法。整體而言,外國文學研究不但體現了開放多元的世界主義思想,更體現了主體性的文化自信。
當代外國文學研究視域下的中國文化觀照,可以拓展外國文學研究領域,開掘出很多前沿研究課題。楊金才表示,我們不能拘泥于傳統的比較文學研究,應盡可能地突破類比式的非本質研究,轉而以當代中國文化為參照,深入探討中外文學的特性與共性,充分彰顯異域文化觀照和文明互鑒視角,推動形成和諧的文學文化研究生態。未來的中國外國文學研究,不是外國理論或作家作品的獨奏,而是具有中國視角的闡釋協奏曲。